水庫養的魚吃起來有油腥味
[15-10-29 09:04] 編輯: 來源: 點擊: 次
市民買魚回家烹調,然而吃出來的卻是油腥味。原來,這些魚遭污染了,沒辦法吃。魚老板狀告11家嫌疑企業,索賠損失60萬元。昨日,該案在九龍坡區法院開庭審理。
餐桌上吃的魚有油腥味
46歲的王澤保是九龍坡區西彭人,從1998年開始,他連續12年承包九龍坡區陶家鎮的獅子嘴水庫養魚。
老王說,從2009年起,隨著一些企業入駐江津區雙福工業園B區,原本清澈的庫水開始變污濁,水質越來越差,氣味越來越臭,出現大面積的魚兒死亡。
今年3月,老王打撈了幾千斤魚買給魚販。然而,不少市民在農貿市場買魚回家烹調后,吃到有強烈的油腥味要求賠錢,并陸續退回鮮魚。
到了6月份,老王擔心養出的魚損害市民健康,沒敢再打撈賣魚了。
環保伸援手查找嫌疑企業
眼看損失越來越大,老王隨即委托重慶普之聯律師事務所陳偉超律師調查處理此事。
經過6次在現場蹲守,律師搜集到一些證據,再次向市環保局投訴。
市環保局調查發現,工業園區雖然污水管網基本建成,但污水處理廠沒有正式投入運行,一些企業排放的污水,流進了老王承包的水庫中。
最終,市環保局鎖定了11家企業存在向獅子嘴水庫排放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嫌疑,并責成江津區環保局對違法排污企業進行查處。
經過九龍坡區漁政漁監船檢站化驗分析,獅子嘴水庫的水質污染屬石油類濃度嚴重超標。8月,該站給老王出了一份分析結論,認為排入獅子嘴水庫的污水造成水質污染,是造成水庫不斷死魚的直接原因。
狀告11家企業索賠60萬
隨后,老王將11家有排污嫌疑的企業告到了九龍坡區人民法院,要求索賠60萬元的損失。昨日,該案開庭審理。除了一家企業表示愿意賠償老王部分損失外,其余被告企業均辯稱水庫死魚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。
老王當庭表示:“我把水庫的魚撈上來,如果你們誰愿意吃,我就不告他了。”此言一出,被告企業代理人及代理律師面面相覷,都不再爭論誰是誰非的問題。
該案經法庭審理后,審判長表示將對魚的損失進行鑒定后再行判決。
受污染的數萬斤魚咋辦?
“水庫還有數萬斤魚沒有打撈,我不知道咋辦?”面對被污染的水庫,面對還在不斷死去的魚,老王說,自己真的是一籌莫展,不知道該如何處置。
有人向老王出主意,干脆把魚打撈上來處理賣掉,這樣也少遭損失。但老王沒有這么干。他說,為了不讓魚死去,每天要投入上萬斤飼料喂養,否則任其自生自滅,將造成當地水質二次污染。同時,自己也不敢把魚打撈上岸進行銷售,因為擔心人吃了有害。“雖然賺錢辛苦,但自己不能昧著良心找錢。”
昨天,走出法庭的老王告訴重慶晚報記者,希望有權威機構能鑒定這些受污染的魚能不能吃?“陳律師告訴我,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(重慶)可以對漁業產品進行檢測,我準備安排時間去具體咨詢,希望能夠有一個鑒定結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