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到了,啤酒、海鮮很爽口,不過尿酸高的人可就要悠著點了。近日,一位平潭依哥,從身上多個部位挖出了幾十顆“痛風石”,最大的有核桃那么大。這跟他常年喝啤酒吃海鮮,造成體內尿酸過高有關。
啤酒配海鮮,吃出一身“痛風石”

常年應酬依哥關節嚴重變形

這位平潭依哥姓林,今年42歲。因為住在海邊,平時頓頓海鮮,又加上應酬很多,啤酒常喝。大概5年前,林依哥左手中指和食指關節就出現了紅點,一動關節就疼。去醫院看過,檢查是尿酸超標。醫生說這是痛風,得忌口,海鮮、啤酒、動物內臟尤其要少吃。

一開始林依哥還挺注意,但積習難改,沒多久,又吃開了。最近兩年,他的痛風越來越嚴重,手指、手背、右肘部、右膝部都出現了結節。有的結節如核桃大小,疼得他睡不著。

再到醫院一查,成了“痛風石”了。“已經限制關節活動了,要通過手術取出。”省級機關醫院外科主任廖張剛說。

手術做了三次,廖張剛醫生才把林依哥各個部位的痛風石都取出來。痛風石有幾十顆,小的如花生米,大的如核桃,加起來能把碗底鋪平。

廖張剛說,痛風石其實是一種痛風結節。在痛風病人的發病過程中,尿酸鈉結晶沉積于軟組織,引起慢性炎癥及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的結節腫,稱為“痛風石”,又名痛風結節。其質地并不硬,看起來像濕紙團變硬了的樣子。

尿酸超標啤酒海鮮就別吃了

廖張剛醫生說,痛風的病程越長,產生痛風石的幾率就越大。福州沿海,痛風的病人比較多,但從痛風發展為痛風石的還是不多見。痛風石好發于人體關節。小的痛風石有時能自行消失,但當痛風石明顯增大變硬、限制關節活動時,就需要手術。林依哥渾身長出“痛風石”跟他常年啤酒加海鮮的飲食習慣關系很大。

“不是說啤酒海鮮不能吃,但尿酸高的人要少吃。”廖醫生說,不是所有的人喝啤酒吃海鮮都會得痛風,但是像林依哥這樣尿酸超標的,就是痛風高危人群,最好對嘌呤食物如啤酒、海鮮(尤其是貝類)、動物內臟忌口,多吃五谷雜糧、水果、蔬菜。另外,每年健康體檢時,要注意檢測血液的尿酸濃度,以便及時診斷和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