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撒了“魚浮靈”的魚蝦會致癌?
[15-11-19 03:39] 編輯: 來源: 點擊: 次
這幾天網上一條“食用撒了魚浮靈的魚蝦可能致癌”的微博,引起不少市民的關注。據稱有一種叫“魚浮靈”的東西,撒在快要死了的海鮮上,半死的魚蝦馬上就活靈活現,像剛捕的一樣。聽說這種東西被人吃了會致癌,不知道我們這里有沒有查出來。
“魚浮靈”究竟是什么?它是否真的會致癌?我們臨海有沒有查到?為此,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菜市場。
記者來到市中心菜場海鮮區,看到無論是大水箱還是小水盆里,商販一般都用氧氣泵,延長魚蝦的存活時間。盡管不斷補充氧氣,但由于天氣熱,魚蝦并不是很活躍。商販陳師傅說:“夏天這些活魚基本上靠氧氣泵維持生命。只要魚瀕臨死亡,我就用冰塊將其保存,另做處理。”當記者問倒魚浮靈的時候,他搖著頭說,只聽過沒見過。做海鮮批發有些年頭的批發商吳先生告訴記者,這個在多年前用過,那個時候交通不便,購買氧氣泵成本高。在運輸途中很多魚蝦都不行了,商販會在水里加一些?,F在氧氣技術好,價格也不貴,大家都不愿意用“魚浮靈”了。
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洪煜告訴記者,“魚浮靈”的化學名稱是過氧碳酸鈉,俗稱固體雙氧水,固體情況下,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但把它添加到水中的話,會迅速溶解,生成氧氣,有助于延長魚蝦的壽命,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,說“魚浮靈”致癌,似乎沒有很確鑿的依據。目前我市非流通市場的監察還未涉及“魚浮靈”,一方面是省廳并未下達檢查“魚浮靈”的文件,另一方面就是魚浮靈的檢測技術難度比較大。
另外,消費者在購買魚類時通過觀察魚眼和鱗片就可以鑒別是否受到“魚浮靈”污染。正常的活魚眼睛是清亮的,而受過污染的活魚眼睛渾濁;正常的活魚鱗片完整有光澤,而受過污染的活魚鱗片無光澤,不完整,且有可能多處出血。特別是對于產地不在臺州、卻表現特別活躍的魚,市民購買時應該多留一個心眼。